盜火者:中國教育改革調查 線上看 簡介别名:
地區:香港
年代:2013
首播:2013-09-09(香港)
演員:葉開 / 周國平 / 郭初陽 / 錢理羣 / 李玉龍
時長:30分鐘
類型:紀錄片
|
||||
2013年9月9日至9月13日,十集電視紀錄片《盜火者:中國教育改革調查》將在鳳凰衛視中文台《鳳凰大視野》首播(1-5集),播出時間爲周一到周五每晚20:00。本片由深圳越衆影視公司、深圳市越衆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製作出品,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支持。鳳凰衛視首播之後,本片隨後將登陸中國教育電視台、重慶衛視等電視頻道。 具體播出安排: 鳳凰衛視中文台《鳳凰大視野》 9月9日(周一)晚20:00 《重回人的語文》 9月10日(周二)晚20:00 《天梯》 9月11日(周三)晚20:00 《守望鄉村》 9月12日(周四)晚20:00 《大學 大學》 9月13日(周五)晚20:00 《公民》 第二天下午16:30重播 第一集:《重回人的語文》 什麼是語文?它不該是枯燥得讓人想燒掉的課本,也不是考卷上的標準答案。語文是語言背後的思想和靈魂,它教會人如何成爲一個大寫的「人」。然而,今天的語文課,質量已經岌岌可危—— 在上海,《收穫》雜誌主編葉開發現,女兒正在成爲垃圾教材和病態課堂的受害者,他奮筆疾書,決心以一己之力《對抗語文》;在江浙,20多位一線教師自動集結,他們致力於給小學語文課本「挑錯」、「找茬」,並自覺探索「現代公民理念下的語文教育」;在民間,學者們回到民國,向老課本汲取言語的力量和人性之美…… 種種努力,都是爲了恢復語文的本義——人的語文。 第二集:《尋找馬小平老師》 2012年1月16日,深圳中學語文教師馬小平因患腦癌去世,北大教授錢理羣惋嘆:馬小平是他所識教師中「最具世界眼光」、「可以稱得上教育家的人」; 同年,官方組織的「尋找最美鄉村女教師」活動在央視高調飄紅,與此同時,由民間發起的「尋找活著的馬小平」卻在教育界引發了更深刻的感動。有評論說,「兩種不同價值取向的尋找,耐人尋味」; 馬小平是誰?一個普通中學教師如何燃燒生命,照亮了他的人文講堂?攝製組依次走過湘潭、東莞和深圳,學生、同事、朋友、女兒……衆人動情的講述中,馬小平的形象漸次豐滿,我們最終發現,他,正是我們時代所需要的師者。 馬小平走了,「活著的馬小平們」正在走來,他們將帶著我們的孩子找回人的尊嚴,找回教育的尊嚴…… 第三集:《呵護童年》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: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,就要像兒童的樣子。 華德福,一種源自德國的教育,一種爲生活做準備的教育——沒有作業,沒有考試,它是學園、花園、菜園和家園,它「呵護孩子完整的童年」。 九月,開學的季節,陪伴兩個被體制教育折磨得疲憊不堪的孩子,杭州獨立教師郭初陽走進成都華德福學校,爲期一周的「試讀」和「陪讀」,孩子們將體驗主流教育之外的另一種童年;而郭初陽,這個現行教育體制的質疑者,將爲我們解讀華德福教育的種種細節,並探尋它與主流教育接軌的可能性。 孩子們是否會選擇華德福?家長的選擇又會是什麼?無論結局如何,「還孩子一個美好童年」的命題,已經無可迴避。 第四集:《天梯》 一代一代的中國人篤信:知識改變命運。然而今天,寒門子弟藉以改換門庭的那道階梯,正在發出斷裂的聲音—— 他們,是5800萬留守兒童和農民工子弟;他們,是掙扎在貧困線上的800萬山鄉孩子;在壟斷了優質教育資源的超級小學、超級中學的大門外,他們逐年流失,轉而出現在田間地頭,或者打工者擁擠的列車上;他們,是遊走在城市邊緣的蟻族羣落,空有一張大學文憑,卻既無力「拼爹」,又沒能掌握起碼的謀生技能…… 究竟是什麼,讓寒門學子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狹窄? 國家的轉型在加劇,而個體命運的轉型,卻似乎陷入了停頓。教育資源的不平等,已成爲中國社會不能承受之殤…… 第五集:《守望鄉村》 鄉村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根。改變鄉村落後的基礎教育,恢復鄉村文化生態,需要民間力量具體而微、堅韌不拔的長期介入—— 在晏陽初的故鄉,立人鄉村圖書館在一所普通的鄉鎮中學紮下根來;在陶行知的故里,德勝魯班木工學校向農家子弟敞開懷抱……他們不約而同地踐行著陶行知、晏陽初們的信條:授人以魚,不如授人以漁。 眼下,他們能夠改變的,或許只是一個孩子,一所學校,一個鄉村;但是,他們不約而同地相信,欲溫暖世界,必先擦亮一根火柴。 守望鄉村,讓窮孩子也能仰望星空。 第六集:《大學 大學》 英國教育家懷德海說:在中學階段,學生應該伏案學習;在大學,他該站起來,四面張望。 2005年,詩人王小妮以一名大學教師的身份走上講台,在那些年輕的面孔上,她讀到的是困惑、迷茫、貧乏、冷漠……12年的應試教育把他們壓成了扁平狀,他們缺乏常識、自私、現實,對周圍世界漠不關心;嚴峻的就業形勢壓抑了他們的夢想,他們無力「站立」,更談不上「四面張望」…… 劉道玉、錢理羣、陳丹青、張鳴、周孝政、熊丙奇……大學裡的智識之士紛紛訴說體制之痛:官本位、學術腐敗、錢權橫行……,積習與流弊的漩渦中,人文精神消失殆盡。 拿什麼拯救你,我的大學?! 第七集:《在路上》 上世紀八十年代,櫻花盛開的武漢大學,最早釋放出中國高教變革的積極信號——學分制、雙學位、貸學金……一系列閃動著人文、人性光輝的改革舉措,讓劉道玉贏得了「武大的蔡元培」的美譽; 時隔20年,在舉步維艱的泥潭中,中國高教改革的探索者再次出發了—— 2012年9月,修成正果的南方科技大學正式開學了——當理想遭遇現實,朱清時,這個理想主義的校長能否將他領軍的「去行政化」改革進行到底?被打上「試驗」標籤的莘莘學子們,如何開始他們全然不同的大學生活? 珠海聯合國際學院,一所潛水七年的「內地與香港合辦大學」近日浮出水面,許嘉璐評價說:「UIC已經躍升爲清華、北大級的大學」;校長負責制、教授治校、全英文教學、浸會大學的文憑……「洋大學」的衝擊波,能否對內地高校產生「鮎魚效應,」倒逼國內的高校體制改革? 第八集:《課堂風暴》 沒有講台,老師「靠邊站」,學生三五成羣簇擁在黑板前,邊寫邊討論,教室門洞開,參觀者絡繹不絕——偏居魯西南鄉村的杜郎口中學,一度因教學質量太差險些關門,如今卻以獨特的「學生自主課堂」聞名教育界。 專家評論說:「杜郎口模式」是課堂模式的革命性變革,是素質教育的希望之路;質疑的聲音說:杜郎口並未擺脫「應試」的窠臼。 在民間,「第一線教育研究小組」宣稱要「點燃思想的課堂」,在各自的教室里,一線教師們掀起了一場不同於杜郎口的學習的革命; 體制並非鐵板一塊,或許,此起彼伏的課堂風暴,將爲中國教育吹出一片明朗的天空。 第九集:《在家上學》 面對教育的現實困境,有人迎戰,有人妥協,有人則選擇逃離。 有這樣一羣孩子,他們無需去學校,客廳是他們的教室,父母是他們的老師,他們自主安排時間和課程,他們中的大部分,不打算參加國家統一的中考和高考;而在現代版的私塾,「中西合璧」的教育正在打造著另一批孩子,私塾的開創者,多半是「在家上學」的成功者,他們認爲,他們的成功可以複製。 支持者說:在家上學有利於個性培養;反對者說:孩子需要朋友,獨自在家無法實現「社會化」;有關部門說:在家上學違反教育法;教育專家說:社會應讓在家上學合法化…… 無論如何,在民間,形形色色的新教育正在生長。它們的未來,或許遠比我們所能理解的更豐富,更深遠…… 第十集:《公民》 美國現代公共教育運動之父霍拉斯曼說:建共和國易,造就共和國公民難;有識之士指出:缺乏公民意識,是中國與先進國家最大的差距。 在西方主流社會,公民課程已經運行了幾百年;在中國,1949年之後,公民教育戛然而止。 2012年,在深圳,央校校長李慶明突然被「下課」,他在央校的公民教育實踐,吸引了輿論的眼球,也讓他備受爭議;在南京,律師崔武走進校園,以一隻蘋果爲道具,向小學生們詮釋「公民」的內涵;在上海,復旦大學研究生吳恆利用網際網路,一次一次向公衆演繹著「公民責任」的空間…… 公民教育,何時堂而皇之地走進中國的中小學校? |
||||